各國學門

--亞太經濟--

 

 

壹、               授課教師:林欽明研究室:驚聲大樓T1118/1119;電話:2621-56562170;傳真:2640-7587;教學平台:http://tsp.ec.tku.edu.tw/113922qp;個人網頁:http://mail.tku.edu.tw/113922; E-mail: 113922@mail.tku.edu.twOffice hours: 

貳、               課程學分2學分

參、教學目標與範圍:

針對亞太地區重要經濟問題,其起源、發展及解決途徑,讓學生有個通盤的認識與了解。課程主要著重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為區域各國的經濟情勢與發展,包括經濟體制、產業狀況、政府政策、人力發展、金融與資本市場概況等等;第二部份為經貿關係,包括相互貿易與投資、經濟合作、人力與資本之流動、技術移轉、國際組織等等。對於諸如:亞太快速經濟成長是否能持續下去?東亞金融風暴對區域企業的影響如何?區域經濟合作的趨勢?東亞經驗又是怎麼回事?嘗試做一番說明與探討。對區域裡已開發國家、新興工業國家、資源豐富國家,分別與整體做一個檢視與比較,他們相互的關係,對區域的意涵與影響,乃至與全球的關聯性。不會特別針對個別經濟體做探討,不過將鼓勵學生進一步對某特定國家做析。學生必須做一口頭心得報告,於期中考後進行。

肆、授課方式:課堂講授及討論,搭配以多媒體展示

伍、課程綱要:

一、        全球化:理論與實際

1.          全球化為西化:文明的衝突

2.          全球化是新帝國主義:新殖民主義與經濟剝削

3.          全球化為自由化

4.          全球治理與國家主權

二、        在全球經濟體系下的亞洲

1.          國民與國內毛額的差異

2.          國民所得與財富

3.          工業化下之結構重整

4.          從農業經濟到服務經濟

三、        區域人力發展

1.          亞太地區人口結構的變遷

2.          勞力剩餘

3.          都市化與人口集中

4.          人力資源發展

四、        貿易型態

1.          資源稟賦優勢

2.          相對勞工成本

3.          技術短缺

4.          亞太區域貿易方向與結構

5.          貿易條件趨勢

6.          貿易政策議題、進口替代、保護主義與出口擴張

五、        亞太經濟之國家風險

1.          政治與經濟風險

2.          總體與個體風險

3.          移轉、營運與控制風險

4.          風險之評估

5.          信用與債信評等

六、        外人直接投資

1.          跨國企業擴張策略

2.          資源與市場的追尋

3.          投資誘因

4.          外商與地主國的衝突

七、        匯率穩定與總體經濟表現

1.          亞太地區之匯率體系

2.          釘住美元或匯率浮動

3.          金融危機的發生

4.          貨幣政策的因應

八、        IMF重整計畫

1.          國際收支、赤字與貸款要求

2.          有條件融資

3.          預算政策與重整計畫

4.          亞太地區經濟自由化與對民間部門的開放

九、        亞太區域之銀行基礎

1.          資本累積與金融機構的發展

2.          儲蓄、投資與資本形成

3.          銀行體系與金融市場

4.          金融的深化與廣布

十、        新興資本市場

1.          亞太之企業財務

2.          間接投資與交叉持股

3.          亞洲之共同基金

4.          市場之深度與廣度

十一、展望未來

陸、參考資料:

1.          各相關期刊(如《今日經濟》、《經濟情勢暨評論》、《華商經貿月刊》)文章,及網站資料。

2.          小川政道,薄田雅人/,賴青松譯。2000亞洲經濟該何去何從。》三重:新雨552.3 /8477 (TKU)

3.          日本經濟新聞社。1995亞洲經濟入門。》台北:建宏。552.3 /8564 (TKU)

4.          錢為禮、施振榮、朱博湧,顧淑馨譯。2005雄霸亞洲(亞洲成長策略)。》台北:天下雜誌。494 /8523.41 (TKU)

5.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4PECC論叢2004 : 全球化與亞太經貿整合風潮。》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HC 412.P23 2004 (TKU)

6.          包爾斯,計葵生,黃偉權。2004。《亞洲銀行新未來》,版2。台北:時報出版。562.93 /8735 (TKU)

7.          長谷川慶太郎著,汪仲譯。1998亞洲金融風暴--世紀末經濟危機。》台北:時報文化。561.93 /8767 (TKU)

8.          里斯本集團(The Group of Lisbon)2001競爭的極限。》台北:正中書局。552.1 /8554.3 (TKU)

9.          寇勒、卡塔加亞,劉世平譯(Philip Kotler and Hermawan Kartajaya)2001亞洲新未來。》臺北市: 商周出版;城邦文化發行。552.3 /8756 (TKU)

10.     劉憶如,何佳。1999東亞十國:金融風暴前與後(Ten Asian Countr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台北:商鼎財顧。561.93 /8726 (TKU)

、各主題參考書目

一、             全球化:理論與實際

蕭全政。2001全球化下亞太政治經濟發展之前景。〉《臺灣經濟研究月刊》,24(6),期2826月,頁22-28)

Graham, Carol. 2001. "Winners and Losers Perspectives on Globalization from the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Brookings Review, 19(4), Fall, 22-25.

二、           在全球經濟體系下的亞洲

日本經濟新聞社 (1995),第一章,「世界中的亞洲經濟」,頁9-34

王文娟。2004東亞經濟整合發展現況。〉《經濟前瞻》,959月,頁88-91

陳一姍。2002亞洲經貿板塊重組,台灣在哪裡?〉《天下雜誌》,期264121

孫震。1996臺灣在亞太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中國商銀月刊》,15(6)6月,頁1-9

寇勒、卡塔加亞(2001),第二章,「追尋經濟永續成長」,頁66-102

劉邦典。2001臺灣經濟未來的發展與其在東亞地區的定位。〉《研考雙月刊》,25(5),期22510月,43-54

Radelet, Steven, Jeffrey Sachs and Jong-Wha Lee (1997). "Economic Growth in Asia." Paper prepared as a background paper for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s study Emerging Asia: Changes and Challenges, July

三、           區域人力發展

長谷川慶(1998),第三部第二章,「低薪資的魅力」,頁71-74

趙必孝、陳榮德。1999我國因應亞洲金融風暴之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企銀季刊》,23(2)10月,頁53-63

邱哲修、李命志、邱建良。1997人力資源與臺灣之經濟成長。〉《臺灣經濟金融月刊》,33(12)12月,頁29-

Chew, Soon Beng and Rosalind Chew2001全球化對東南亞經濟市場勞資關係的影響。〉《勞資關係》,20(7),期23511月,頁6-19

四、           貿易型態

陳章真。2000為因應我加入WTO赴東南亞投資農企業之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37(2),期1446月,頁155-88 (http://cset.cier.edu.tw/h/645I中文摘要.doc)

蔡宏明。1999APECWTO談判的互動影響。〉《貿易雜誌》,期3810月。

五、           亞太經濟之國家風險

蔡鴻譯。2000亞洲資本市場之風險 (The Asian Bet)〉《證交資料》,4553月,頁18-24 (http://w3.tse.com.tw/plan/essay/455/Tsai.htm)

董沛哲2005南亞海嘯後亞太經濟效應。〉《電工資訊雜誌》,1724月,頁68-71

六、           外人直接投資

長谷川慶(1998),第三部第三章,「獎勵投資,努力世界化」,頁75-82

吳秀玲。2001日本對東亞直接投資之分析。〉《經濟前瞻》,779月,頁87-94

張純萍、曹玉明。2004「投資東南亞政策」與臺灣產經發展的關係。〉《企銀季刊》,27(2)4月,頁205-15

顧瑩華。2002金融風暴後商在東南亞的投資概況。〉《東南亞經貿投資研究季刊》,1812月,頁1-10

七、           匯率穩定與總體經濟表現

寇勒、卡塔加亞(2001),第一章,「亞洲金融危機的來龍去脈」,頁22-63

李榮謙、游淑雅。2000亞洲金融危機:政策反應、展望與啟示。〉《國際金融參考資料》,454月,頁15-26

八、           IMF重整計畫

張光平 (1999)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亞洲金融危機。》八方(揚智代理)。562.48 /8765 (TKU)

國際經濟情勢週報 (1997)國際貨幣基金會(IMF)資助韓國的紓困條件及衝擊。〉《國際經濟情勢週報》,第1216期,12-13

九、           亞太區域之銀行基礎

長谷川慶(1998),第四部,「流入亞洲的龐大資金」,頁83-114

十、           新興資本市場

李存修。1999亞太地區金融市場之比較互動與整合。〉《科學發展》,27(4)4月,頁422-427

十一、   展望未來

黃登興。2000從全球經濟局勢看東南亞經濟前景。〉《東南亞投資》,1512月,頁1-8

捌、成績考核:

        出席及參與(10%):學生在上課前必須先仔細閱讀指定資料,曠課超過兩次將會明顯影響學期成績。

        學期報告之課堂報告(10%):學生必須在課堂上簡短報告(十分鐘以內)其學期報告(見下),並於十分鐘以內回答同學的問題。

        繳交學期報告(30%):學生必須提交一篇兩千字以內針對亞太經濟特定議題的學期政策報告,分析特定問題的起因,並提出解決之建議。報告題目必須在期中考之前提出,並取得授課老師的核可。報告將於課堂上討論,並於上課兩天前公布於教學平台上。評分的依據為報告的內涵、分析的完整性、建議的可行性,以及課堂簡報資料的充分性與說服性。學生可提出三份草稿,以最後一份定稿作為評分之依據。截止日期將另行公佈。學期報告將視修課人數採分組方式進行。

        對報告之回應(5%):學生必須對其他同學的報告提出書面或口頭回應,回應必須在課堂報告當時或其後(一天之內)提出。

        期中考(20%)

        期末考(25%)